在平凡的岗位如何展现精彩的人生?辛勤的汗水能否浇灌出丰硕的果实?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级技师、今年38岁的甲醇厂第二净化车间工艺值班长席云,用一枚沉甸甸的“全省五一劳动奖章”为这两个问题做了最好的诠释。
1997年,席云成为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员,奋战在生产一线的他,一干就是13年。出色的工作成绩加上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使他逐渐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成长为一名技术尖兵,并先后担任化肥厂净化车间工艺值班长、甲醇厂第二净化车间工艺值班长等职。
说席云是技术尖兵,一点也不为过。2010年年初,他针对焦炉气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着眼内部挖潜能,积极优化生产工艺,提出调整蒸焦炉、富氧预热炉烟道翻板节约燃烧气节能降耗的建议,使转化炉出口温度、甲烷含量在节约燃烧气源的情况下,均控制在正常指标内,每年为公司节约资金100万余元。
2011年,脱碳溶液系统频繁拦液,造成碱洗气含量偏高,严重影响尿素产量。席云急生产所急,大胆建议拆低变气第一煮沸器检查,并主动钻进煮沸器内,清理了煮沸器管内的杂质,这大大提高了第一煮沸器的换热效果,使碱洗气高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提高尿素产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我做的工作就是个仔细活,有时候光靠专业知识还不够,关键得去钻研、去创新。”谈起自己的工作,席云一脸认真地说,“老百姓过日子常说‘省下的就是挣下的’,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能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节省开支,也是企业‘挣’的钱。”2012年8月,根据公司整体安排,化肥厂将要停产。对于自己在化肥厂的最后一班岗,席云比平时更加认真负责,细心地对系统进行氮气置换、触媒降温钝化、槽罐清理、设备管线排水、不可逆转的隔离等,确保关停安全。面对自己日夜“战斗”的地方,他的心里自然有些不舍。一切都处理妥当准备离开时,他站着看了许久。
当年11月15日,席云调入甲醇厂20万吨/年甲醇改扩建项目净化车间,负责现场设备的烘炉及对新员工培训工作。肯吃苦肯担当的他,主动要求加班加点,坚守现场,圆满完成烘炉及开车的前期准备工作,为确保5月份顺利投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付出总有回报,席云对工作的认真和敬业精神深深影响着身边的人。由他所带领的班组连续多年被评为公司生产和安全先进班组,而他个人更是连续3年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党员标兵;2011年荣记山西省个人三等功、2012年获山西省直属工委“五一劳动奖章”。本报记者 卞志强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