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工作虽然有着天下第一难的说法,但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这份工作。
“我对计生工作感情太深,自己能在这一行一直干下去,就是我对家乡最大的贡献。”洪洞县淹底乡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心服务站站长崔宝喜同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崔宝喜从1995年开始从事计生工作至今已有18个年头之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先后被中共洪洞县委、洪洞县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可以说他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赢得了人生、家庭和事业的辉煌发展,在农村计生战线上写出了青春无悔的赞歌。
也许是他命中注定与计生有缘,回想1995年由于工作安排,他步入乡政府大门的第一站,就是担任乡计生助理员,“计生与公粮”是当年乡政府的两大难题,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作为一名男同志搞计生这一行,主抓育龄妇女上环、节扎、征收罚款等细节业务,常常会受到一些老百姓的不理解、埋怨、甚至憎恨,为了使“五清五建”档案逐年完善,仅仅靠村干部和信息员的汇报是不够的。抱着为上级分忧、为百姓解困的责任态度,为有效抓好抓紧计生工作探索捷径,以便更多地摸清第一手资料,崔宝喜骑着摩托车把一捆捆计生服务手册和《山西省计划生育条例》等宣传品散发到孔峪、淹底、上张、孙张等乡镇的集市上,尽管有时候遇到个别难缠户的抵制情绪,但崔宝喜和农民朋友亲情不曾疏远过半分,特别是他目睹了一些乡亲在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中挣扎时,心里总是沉甸甸的。这些事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寻找突破口,他先是从业务抓起、从人文计生做起,在短时间内他暗下工夫,硬是把《山西省计划生育条例》和一些妇女节育方面的知识背了下来,遇到乡亲们不理解、不了解或发现个别计划外怀孕时,他总是及时带着一班人主动地前去对育龄妇女对象和家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称兄道弟或大婶大姐地讲个不停。有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乡亲们明白了计划生育是国策,更从实际当中得到了计划生育的种种好处,大家计生观念也不断改变,少生快富的例子越来越多,崔宝喜也就越来越感到自己从事的工作很有意义和价值,正是通过他的努力和敬业,搭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把党的政策及时传达给广大育龄妇女群众,并将更多计划生育的惠民政策带给了父老乡亲。
崔宝喜文字功底扎实、理论水平过关、工作经验丰富,很多企业想高薪聘请他,可他还是在荣华富贵和勤勉敬业之间选择了后者,最令人感动的是几年前,他父亲病故,按照当地风俗习惯要停放7天时间才能下葬,可偏偏这时全县计划生育工作百日大会战,他一时处于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中,其结果是淹底乡计生工作完成得较为出色,受到了上级的表扬,为此,崔宝喜却不经意间背上了不孝之名。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棘手不能顾家,一有闲暇时间他就主动跟妻子沟通,为身体多病的妻子尽可能地分担一些家务活,在他的影响下,妻子王玛玲谈起计生条例也头头是道,无形中给予他一种支持和鼓励,他从心底深处对家庭和妻子有一份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歉意。
2009年对崔宝喜同志来说是个崭新的人生转折点,他被正式任命为淹底乡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心服务站站长一职。从此,责任与动力同时加大,成绩与荣誉突现,同年淹底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心服务站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投资80万元,建起了全县规模最大的一家乡镇计生服务站,同时在省计生委的关怀下,相关电脑、B超等配套仪器和人员均已到位,全乡37个村的计生信息员待遇、培训也落到了实处,37个行政村的计生服务室也全面验收达标,流动人口管理也实现规范化,整个计生工作达到了“抓常年、常年抓”的可喜局面,尤其是计生双女户、独生子女户、孤寡老人的待遇和育龄妇女免费体检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已根植于百姓心间,极大地促进了新农村全面和谐发展。
“知足知不足,有为弗有为”,这是崔宝喜人生格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生活方面要平平淡淡知足,事业方面则要奋进向前,不能知足安于现状。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无怨无悔的追求,相信这位计生战线上的老兵,在以后的生活和事业中会做出更大的成就。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