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和热爱,从太原师范毕业的李惠荣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从此,她把青春和梦想毫无保留地洒向三尺讲台。尤其是担任班主任工作后,她创新班级管理,关心学生成长,用智慧与爱心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李惠荣是襄汾县永固初级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2001年9月,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她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
担任班主任后,为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及时解决各类问题,李惠荣在班内设立班主任信箱,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写信的形式向她反映情况。同时,她还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对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以及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照,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在班级管理上,李惠荣结合学校管理细则,制定班级公约,采用班级量化周考核方法,让学生自己制定奖分和扣分细则,在民主、公平、和谐的气氛里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单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李惠荣对学生的关心犹如细雨润物般温暖无声。在永固中学,75%的学生为留守少年,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李惠荣就像妈妈般疼爱学生。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她会反复强调教室宿舍开窗通风和讲究卫生的重要;天气变化时,她会提醒学生增减衣物;学生的衣服、床单脏了,她就利用休息时间去洗;周末离家远的学生回不了家,她就把学生带回家吃饭;学生病了,她给送药做饭……一句叮咛、一个微笑、一顿饭菜,李惠荣让学生成长在爱与温暖的包裹中,在学生心里,李惠荣是他们的老师妈妈。
王晓曾经是李惠荣的学生,家境贫寒,在她初三时,母亲不幸生病去世,本就不爱说话的王晓更加沉默。了解情况后,李惠荣经常与王晓谈心,教她勇敢面对现实,从悲痛中走出来,并和班里的同学一起帮她补课,给她送衣物,半年后王晓顺利考上了中学。同年,王晓的弟弟王奇凡又成为了李惠荣的学生,她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帮助他。中考体育测试前,别的同学都买了新运动鞋,而王奇凡仍然穿一双旧皮底鞋,李惠荣给他买了新运动鞋,还瞒着他说是姑姑买的。“只要学生需要帮助,我就不能坐视不管。”李惠荣对学生倾注了满满的爱。
在教育教学中,李惠荣更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兵教兵、一对一等方式,分层对学生当天应该掌握的知识过关,让不同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李惠荣非常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她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带头上示范课、说课、评课,到省内外一些学校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根据自己的班情,及时调整教学和管理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成为学校勇挑重担的骨干教师,带领学科组的老师钻研课改,带出一个个年轻优秀的教师。
春华秋实,天道酬勤。多年来,李惠荣获得山西省“骨干教师”“师德标兵”称号,连年被评选为市“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以及县“先进个人”“教育标兵”……她撰写的多篇论文在《中华现代教育》《山西教育》等书籍杂志上发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两篇论文分别被山西省教育学会评为二等奖和三等奖。此外,她编写的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在全国教育教学优秀教案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