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赵登元:32年风雨无阻 山乡邮路的坚守者

2016-06-30 10:25: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乡宁县关王庙乡,提及邮递员赵登元,不仅人人都认识,而且人人都夸他。今年49岁的赵登元,在关王庙邮电所工作已32个年头了,无论春夏秋冬,或是风雨交加,他都会独自步行或驾驶摩托车行驶在乡村路上,每次行走100多公里山路,无一延误地为村民送去报刊、信件、票据、包裹等,行程粗略计算已多达30万公里,投递准确率100%。赵登元用他的热情和坚守,铺就了一条条连接山村乡亲的乡邮路。

  6月23日,记者从乡宁县冒雨驱车40公里来到关王庙乡邮电所。见到赵登元时,他正在检查他的宝贝摩托车。因为下大雨,山里一部分路段没法通行,整理好邮件和报纸后,他对摩托车进行维修。

  赵登元,高高的身材,因为常年奔波被太阳暴晒,皮肤黝黑,健壮结实,古铜色的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

  “咱既然选择这份工作,就得踏踏实实干好。”赵登元话语当中显得有点紧张,乡宁县邮电局的领导介绍,赵登元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但干起工作来比谁都拼命。

  1984年,17岁的赵登元便到关王庙乡邮电所工作,当时是临时工,负责投递工作,这一干就是32年。如今,关王庙乡邮电所只有赵登元和他的三弟赵登高两人负责投递工作,赵登元负责11个村委、4个中心小学和1个旅游区的投递工作,投递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

  赵登元每天在分拣完信件、汇单、包裹和报纸后,便骑上摩托车开始了一天的“越野”行程。按照事先设计 好的路线,他每次的行程要达117公里,将信件准确无误地送到村民手中。

  “现在有摩托车,确实方便多了,前些年都是背着邮包步行投递。”赵登元坦言,关王庙乡处于山区地带,不少村子都在大山里零散分布着,每次得背着40多公斤重的邮包,挨村挨户去投递,一趟走下来,如果顺利的话需要三天时间。送完回来后,顾不上休息,又重新背上邮包上路,三日一循环,年复一年,靠一双腿,赵登高整整走了16年。

  1999年,为了投递更加便捷,县里给他配了一辆自行车,但是由于山路过多,骑自行车投递也不是太方便。“这里全是山路,不是人骑车,而是车骑人。”赵登元笑着说,不少路段他不仅要背着重重的邮包,还得扛着自行车走。时隔不久,赵登元买了一辆摩托车,每天骑摩托车送报投信,更及时地让老百姓看到了报刊和邮件。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赵登元始终保持着腼腆式的微笑。工作中的辛苦,只有赵登元自己心里明白,他很少向其他人讲起。

  多年前,在经过一山沟河渠时,突然刮起一阵大风,紧接着便涌下来一股洪水,洪水瞬间淹没了桥梁,挡住了道路。无奈之下,赵登元只好另外寻找一条山路,翻山多走了20多里路才将一封急件送到。

  每年8月和9月,是赵登元最忙的时候,他要负责 准确无误将辖区考生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送达。2014年8月的一天,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快件时,天已经擦黑,当时还下着雨,但是考虑到考生和家长焦急的心情,他没有过多考虑,用塑料袋将录取通知书包严实,穿上雨衣,骑上摩托车便出发了。等他返回到邮电所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

  “孩子和家长们都盼望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这马虎不得。”多年来,赵登元打破两天一循环的常规,坚持高考录取通知书当天送到,绝不在所里过夜。

  “干就要干好,绝不能失信于群众。”32年的邮政生涯,赵登元最害怕自己失信,“如果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得不到群众的配合,什么工作都难开展。”朴实的话语显示赵登元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他宁可自己受累,也不能失信于群众,自己要监督好自己。

  曾经有一位湖北工人在汇款时,不慎将3000元现金遗落,赵登元发现后,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了失主,并将钱如数归还。面对失而复得的钱款,湖北工人感激万分,专门写了一份表扬信表达感激之情。

  “我出生在农民家庭,学历不高,大道理懂得不多,但我知道怎样做人做事。”多年来,赵登元将精力都倾在了工作上,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中秋节、元旦、春节……赵登元都坚守岗位,奔波在工作第一线,无一中断地鸿雁传情。

  记者 张莹超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