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田亚欣:闲不住的“暖面女包拯”

2017-03-20 21:49: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暖面女包拯”多事的和事佬”闲不住的庭长”,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人物形象,却在田亚欣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田亚欣,多年来洪洞法院第一个主动申请到基层的女庭长;一个在甘亭被百姓视为“暖面包拯”的正义法官;一个爱为自己“找事”的女汉子。她曾为解决无助老人的赡养问题,忘记与家中年迈父母的相聚约定;为了别家的团圆,她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只要有人求助,她有求必应。

  田亚欣在基层工作了二十多年,工作中她吃苦耐劳、依法办事,并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013年,她担任甘亭法庭庭长以来,下辖的3个乡镇91个行政村,她带着团队几乎跑遍了各个角落。

  田亚欣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当事人心服口服,案结事了,事了人和,这个案子才算结。”

  农民工:温柔女包拯”

  工作做得如何,嘴上说了不算,看看数据便知分晓。回看2016年,田亚欣所在的洪洞人民法院甘亭法庭,全年共结案428起,判决173起、调撤237起,进入执行程序14件,申请执行率仅占3%。这一惊人的数据源于团队协作,更有田亚欣的辛劳和汗水在其中。

  记得去年冬天,一位姓王的工头雇佣了村里二十多名农民工为其承包的工程干活。几天后工地上发生了意外,一名工人不幸身亡,王工头吓坏了,自己本就没积蓄,还想靠这次工程赚点钱,结果钱没有赚到却出了人命。

  死者家属到处告状,无奈的王工头只好向发包方提前支取了20万元工人工资,赔偿了死者家属。最后工程干完了,王工头却没钱再支付其他工人的工资。一怒之下,工人们联合将他起诉至甘亭法庭。

  调解中,工人们也同情王工头的遭遇,达成了一个“附判决主文”的调解协议,其中,田亚欣一直负责做王工头的思想工作,争取早日帮工人们拿到薪水。2016年12月19日,那是主动履行期的最后一天。二十多名农民工聚集在法庭,等着期盼已久的过年钱。等啊!等啊!王工头始终没有出现在法庭,声称自己还在筹钱。田亚欣一边安抚农民工的情绪,一边催促王工头早点现身。

  直到当晚快七点时,王工头的妻子才来到了法庭,说钱没筹够,想让农民工在原来调解的基础上再降低一半,苦等了一天的农民工情绪激动。田亚欣明白,再这样僵持下去,很可能造成极端后果,那就是农民工拿不到工资。为此,田亚欣劝说王工头的妻子“按照之前谈好的工资支付给工人”,并强调王工头还年轻,要讲信誉,不然会伤了邻里情意。再者,工人们也不容易,是用辛苦和汗水挣工钱,这钱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少了。

  田亚欣通过电话和王工头反复交谈,他终于答应想办法筹钱。王工头的妻子看着等了一天的工人,也打消了此前的念头,最后终于在法庭完成交接工作。

  当晚9时许,工人们终于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工资,他们笑了,小心翼翼地数着钱,嘴里还说:这下能给娃娃们买衣服了,可以开心过年了。”这就是田亚欣,为了农民工的权益,她总是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做被告的思想工作,拿捏有度的调解方式,缓解了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对立情绪,农民工称她为“温柔的女包拯”。

  乡亲们:多事的和事佬”

  甘亭法庭在办案过程中非常注重社会效果,不仅关注和倾听当事人的诉求,更注重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解释和沟通,柔化刚性法律适用。前不久,一起离婚案件又被成功调解。

  小丽与小强(均为化名)在2016年2月时经人介绍相识,当年4月举行结婚仪式,6月补办了婚姻登记。婚前经媒人之手,原告给付被告方彩礼款共计174100元。

  而8月份小丽因种种原因回了娘家,夫妻二人开始分居生活。直到今年1月,小强把小丽告上了法庭,要求与小丽解除婚姻关系,并由小丽返还彩礼款17万元(详见本报3月1日三版)。

  事实上,从小强提出撤诉申请的那一刻,这个案子就能审结,但在调解中,双方赌气的话语和弥漫在他们之间的浓浓硝烟味,促使田亚欣加大了调解力度。就像她所说:不希望马拉松式的诉讼在办案中重演,也不希望血腥和伤害在我的当事人中发生,所以我不能为了结案而办案,还要更注意办案的社会效果。”这就是田亚欣——“多事的和事佬”。

  同事:找事”忙碌着

  在同事眼里,田亚欣就是一个爱给自己“找事”的人,同行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办公室,唯独她要奔波于基层。别人在法庭坐堂问案,她却将庭开到了当事人家门口。别人坐等当事双方举证,她却忙着调查事实真相。

  2015年,田亚欣率先在甘亭法庭推行“附判决主文”的调解书,最大程度地彰显司法的公正和法律的严肃性,也使案件的申请执行率逐年降低。为了让更多的群众知法、用法,甘亭法庭建立了遍布辖区内93个行政村的诉调对接网络,搭建起了法庭与群众联系的直通车。

  她主动承担起了辖区三所学校法制副校长的职务,定期到学校对师生及家长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她还利用集会、庙会等人多聚集的机会,宣讲法律知识。

  就连前不久突如其来的一封求助来信,田亚欣都会当成是自己的事儿去做,从回信到回电再到联系相关人员帮忙解决求助者的问题,她都干得毫不犹豫。

  这就是田亚欣——“闲不住”的女汉子。2017月1月,田亚欣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优秀法官”。3月,她的家庭又荣获临汾市“最美家庭”称号。

  如今,在2016年的申请执行率仅为3%,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减轻了执行工作的压力,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现在,田亚欣仍然每天重复着开庭、下乡、调解等平凡的工作,仍旧用自己的真情和汗水,打理着千家万户的难理之事,因为热爱所以才“放不下”,放不下”手中的一份份案卷,放不下”一桩桩事关老百姓的“官司”。

  多年来,田亚欣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自己追求、热爱的司法事业,树立了一名普通基层法官的良好形象。

  记者 王隰斌 祁欣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