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核心阅读:
人,做一次善事容易,坚持一直做善事很难。记者还记得临汾“最美送水哥”茹向辉8年前第一次向尧都区慈善总会捐善款时的情景,一个略带羞涩的年轻人,因觉得自己捐款少而有些难为情……一晃过去了8个春秋,8月30日,记者在尧都区慈善总会采访时,再次碰见了茹向辉。这次,他为3个贫困大学生送来了9000元善款,在发放仪式上,尽管他只用简短的话说了他做慈善的想法,但这些话却深深地印在了记者和现场所有受助者的心里。他说:做一个平凡的好人,就是世间小的慈善,我要把慈善当成一种习惯和一生的爱好,一直做下去。”
圆他们的梦就是圆我的梦
茹向辉从小生活在尧都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个残疾人,家里就靠母亲卖豆腐维持生计。由于父母卖豆腐很晚才回家,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后,四邻八舍就成了他和姐姐的“免费饭店”。古道热肠的邻居成了茹向辉善举的“启蒙老师”,感恩”从那时起就深深烙入他的脑海。
由于家庭原因,读完职高后就没再继续上学,至此,茹向辉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如今,已成为省人大代表、省道德模范的茹向辉心里一直有个残缺的梦——上大学。“我家庭条件不好,无力上大学,但是我希望这些微薄的资助能帮助其他和我有同样处境的孩子们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这次他从尧都区慈善总会得到消息,有些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或单亲家庭的孩子需要帮助,他毫不犹豫地把先前省委宣传部给一些家庭困难道德模范的帮扶资金,全部拿出来交给了慈善总会,希望能帮助那些困难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也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传递给更需要的人。
今年32岁的茹向辉除了做送水生意外,还做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销售工作。人常说,转行穷三年,从去年开始,茹向辉把主要精力转到仪器的销售上,生活现在并不富裕,可他看到那些和他当年有着同样处境的孩子,心里就难受,所以自己再难也要帮他们实现梦想。
做一个平凡的好人
2009年7月1日,25岁的茹向辉和尧都区慈善总会签订了一份协议,参与了尧都区慈善总会的“天天有善念月月有善举”活动。即每送一桶水,就捐两毛钱给慈善总会,用于救助贫困孩子上学。如今,他这两毛钱的善举一做就是8年。
“现在虽然送水少了,但是捐给慈善总会的钱没少,我把推销仪器的钱拿出一些,一起捐到慈善总会。”8年来,茹向辉捐款3万余元。
做一个好人,有时候也挺难,但是只要不忘初衷,就一定能坚持下去,因为社会上还有许许多多和你一样的好人。
2014年9月的一个上午,茹向辉送水经过市区解放东路市质监局门口时,看见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被电动车撞倒,他立即跑过去,把老人送到尧都区人民医院救治。始料未及的是,老人的子女到了医院以为茹向辉是撞人者,幸亏被救助的老人站出来证明撞她的另有其人。
茹向辉表示,那次差点被误会,甚至被冤枉,但是他没受影响,他相信社会上还是好人多,以后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还会出手。
这么多年来,茹向辉虽然自己并不富裕,但是他坚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正如他说,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的也是平凡的小事,但他会把慈善坚持做下去。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