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气温经常高达38℃以上,此时生猪容易掉膘,生产也缓慢,甚至中暑死亡,所以在盛夏期间,养猪须特别注意防暑降温。生猪皮下脂肪厚,散热比较困难,夏季气温过高,会使猪食欲降低,增重减慢或停滞,甚至中暑死亡。通常仔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育肥猪前期要求18℃~20℃,育肥后期要求15℃~18℃为宜。因此,除新生猪外,当气温达到30℃以上时,即应采取降温防暑为主的综合性措施,以免对猪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本版主持人
后备母猪的营养管理 一、后备母猪的选择
(一)选择重点:身体健康和无遗传疾患;体形外貌如毛色、耳型、头型、背腰长短、体驱宽窄、四肢粗细高矮等均要符合品种要求;后备猪应来自繁殖力高的家系,并有良好的外生殖器官;生长育肥性状(包括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等方面)良好。
(二)选择时期1、2月龄选择:2月龄选种是窝选,就是选留大窝中的好个体。窝选是在父母亲都是优良个体的相同条件下,从产猪头数多、哺育率高、断奶和育成窝重大的窝中选留发育良好的仔猪。
2、4月龄选择:主要是淘汰那些生长发育不良或者是有突出缺陷的个体。
3、6月龄选择:后备猪达6月龄时各组织器官已经有了相当发育,优缺点更加突出明显,可根据多方面的性能进行严格选择,淘汰不良个体。
4、配种前选择:后备猪在初配前进行最后一次挑选,淘汰性器官发育不理想、性欲低下、精液品质较低的后备公猪和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症状不明显的后备母猪。
二、后备母猪的管理
1、将后备母猪饲养在带运动场的猪圈内,每群4~8头,每头占猪圈面积2平方米(包括运动场)。
2、配种前,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共同饲养50天左右为宜,以产生免疫力。
3、5个半月至6个半月后,开始与公猪隔栏接触,经常给母猪运动,调 栏和调换隔栏饲养的公猪(最好每周1次),以促使及早发情。
4、后备母猪配种后不再合群,妊娠后期单圈饲养。
5、保持圈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供给充足饮水。
6、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工作。
三、后备母猪的饲养采用“四段式”饲养法,即30~60㎏阶段,进行充分饲养,自由饲养;60~90㎏阶段,确保稳定的体增长而不是快速增长,进行限制饲养,单限制饲养必须与后备母猪的体况结合起来;配种前1周进行配种前优饲,提高饲粮蛋白质,能量水平;配种后妊娠期间,配置平衡而全价饲粮,进行步步高式饲养。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不同于经产母猪,含15%粗蛋白和0.7%氨基酸的饲粮即可满足需要。同育肥猪的饲粮相比,后备母猪饲粮中应含有较高的钙磷水平,至少含0.95%的钙和0.80%的磷。
四、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后备母猪适宜的初配年龄和体重因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异。过早配种,不仅影响第一胎的繁殖成绩,还将影响猪体自身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以后各胎的繁殖成绩,并且利用年限较短。配种过晚,体重过大,会增加后备猪的培育费用。一般说来,早熟的地方品种生后6~8月龄、体重50~60公斤即可配种,晚熟的培育品种应在9~10月龄、体重100~120公斤开始配种利用。如果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虽然月龄达到初配时期而体重较小,最好适当推迟初配年龄;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好,虽然体重达到初配体重要求,而月龄尚小,最好通过调整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控制体重,待月龄达到要求再进行配种。最理想的是使年龄和体重同时达到初配的要求标准。
临汾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唐好文
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四大原因 提高母猪繁殖率是实现养猪业高产、高效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虽然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都经过了严格的选种和选育,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每到夏季,母猪的受胎率还是明显不如其它季节高,产仔数量减少,弱胎死胎增多,严重影响着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一、营养性原因。①夏季气温高,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出现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影响配种和受孕,出现死胎和弱胎。②高温季节饲料中维生素稳定性差,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E在环境温度超过30℃时失效更快,而这些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繁殖活动最基本、最有效的维生素,由于失效而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或不足,是导致受胎率低、胚胎发育异常的基本原因之一。③青绿饲料缺乏或不足,不仅不能补充维生素的不足,还会造成公母猪便秘,影响采食量和正常的繁殖活动。
二、环境温度高。公猪精液的活力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精液活力越低。夏季猪舍温度多在38℃—40℃,甚至更高。公猪性欲下降,精液稀薄,死精弱精增多,活力明显下降,是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最直接原因。
三、运动不足。现阶段多数规模化养猪场种猪的运动量都不够充分,特别是使用限位栏(定位栏)的猪场,运动更少,母猪出现后肢乏力影响配种;公猪运动过少,精液活力下降,直接影响受胎率。这也是农村散养的公母猪无论什么季节受胎率都高的原因所在。
四、公猪的使用。夏季高温,公猪热应激明显,有的猪场在白天配种,对公猪损伤较大,久而久之,公猪性机能下降,加之疾病的流行,导致部分公猪短期内不能使用,从而加大其它公猪的使用频率,公猪使用过频,精液品质必然下降,受胎率也受到影响。
王笃兰
盛夏也让猪增膘八措施 1、通风换气:通风是猪舍排热散温的重要措施之一。盛夏季节,猪舍前后门窗都应开放,促进空气流通。在高温闷热的 夏季,通风不良的集约化猪舍,应当安装风机或风扇,实行机械通风,及时排除舍内暑热浊气,以防猪只中暑。
2、冷却降温:即在猪舍地面、猪身、屋顶和运动场等处喷洒凉水,这是降温防暑的有效措施之一。
3、供足饮水:夏季猪的需水量大,保证猪的充足清洁饮水十分重要。猪的需水量因体重、气温和饲养方法不同,差异很大。就体重而论,100公斤以上的育肥猪和种猪每头每天需水20公斤以上,一般猪夏季饮水量约为体重的2%左右。饮水要新鲜、清洁,最好使用自动饮水器。
4、绿化遮阴:猪舍周围应有计划地植树造林,营造一个气温凉爽的小环境。舍外应搭凉棚,种植一些藤蔓类植物,让其攀爬在猪舍顶上,遮阴降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猪舍。
5、多喂青料:夏季是青绿多汁饲料的盛产季节,天气炎热,猪的食欲差,应当多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如新鲜苜蓿、红薯秧、南瓜、西瓜皮、甜菜叶等,不仅具有防暑爽口作用,而且易消化,营养好。青料可切碎饲喂,也可与配合料拌在一起饲喂。
6、增加营养:夏季因气温过高猪采食量减少,为保证猪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在饲料中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类营养,如优质豆饼、豆科草粉、鱼粉等,一般小猪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应占16%~18%,育肥猪前期应达到15%、后期达到12%。同时,应尽量在早、晚凉爽时饲喂,最好夜间加喂1次。
7、修建浴池:有条件的猪场,夏季应在猪的运动场内增设浴池供猪洗澡,以利散热增重。浴池可用砖石和水泥砌成,一般深0.5米即可,一边为30以内的斜坡,砌成小台阶,防止猪只滑跌。
8、搞好防疫:夏季气温高,病菌繁殖快,为此,圈舍应每日清扫,粪便及时外运并进行发酵处理。猪舍内外要定期消毒,四壁用20%的石灰乳消毒,地面用1%~2%火碱液喷洒消毒灭菌。饲饮用具用碱水或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再用开水冲洗净。对新转入育肥的猪要进行一次驱虫,并注意防治下痢、疥癣、湿疹等疾病。
杜玉兰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