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意指为政者应没有私心私欲,能够体察民心、倾听民声、顺应民意。这对于我们今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为政者只有不存私心,以百姓心为心,自觉抵制私心膨胀、私欲泛滥,既是党员干部个人长久发展的根本,更是党员干部干好工作,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
“四风”问题绝非行事风格、生活小节之类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违背党的宗旨、动摇执政之基的大问题。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心稳则社会稳、政权固。只有“以百姓心为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以谦卑之心联系群众,以真诚之心深入群众,以敬畏之心服务群众,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乐群众之所乐,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从思想上清除“四风”之弊,团结广大群众干大事、创大业。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仅是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而且是我们党永葆青春与活力的根本所在。
这具体到每一位党员干部身上,就集中体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百姓心为心”就是要全心全意、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这是事关党性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化为自觉意识、外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克服“四风”之弊,才能进一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董三刚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