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范韶华)阳春三月,风和日丽,霍州市辛置镇掀起了干部群众一条心、合力建设新农村的热潮。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整齐划一的农民新居、环境幽雅的农村休闲娱乐广场……近年来,霍州市辛置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构建和谐农村为根本,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打造靓丽新农村,全镇上下呈现出一派和谐稳定、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街净村美新环境
“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自来水流进锅里头,超市开到了咱农民家门口,健身咱有文化活动中心,孩子们上学全免费,看病咱有村卫生所和新农合,养老有新农保,过冬还有政府给村民免费供应的取暖用煤,党的政策好,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幸福……”这是该镇十里铺村村民们自编的顺口溜。
十里铺村全村289口人,耕地487亩,属于纯农业村。行路难、吃水难一直是困扰着这个贫穷闭塞的小山村。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五个全覆盖”工程,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自去年以来,随着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强力推进,这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在当地开展的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中,霍州市委书记陈纲多次深入联系点十里铺村,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面对面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把自己融入当地,真正了解群众所急、所盼、所想的难点、热点问题。同时实地查看种植、养殖基地,和老百姓促膝谈心,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走到田间地头,分析问题的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了发展增收规划,即:改变以种粮为主的传统单一生产方式,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确立“人均一亩甜瓜、一亩大葱、一亩药材”的“三个一”发展思路。目前,十里铺村共种植甜瓜390亩、大葱300亩、药材200亩,特色种植年创收225万元。尝到甜头后,村民们不断扩大规模,本村的地不够种,还向邻村租地种。3月21日,冒着濛濛春雨,霍州市委书记陈纲再次来到十里铺村。昨天,村支书周亮喜给他发短信说,村里现急需一些微耕机,以用于春耕。今天他专门带领当地农委主任和农机中心主任一同前来,同干部们一同研究了该村今年甜瓜、药材大葱的种植销售计划,并现场办公,决定农机部门为该村免费赠送10台微耕机。
在该村新建成的文化活动中心,记者看到文化健身广场笔直宽阔、清洁整齐的院内墙上挂着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文化宣传图画,广场周边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械等,村民们进进出出其乐无穷。
十里铺村的变化只是该镇扎实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镇街巷硬化12个村58.679公里,超额高标准完成街巷硬化工程。辛庄村投资100多万元新建的高标准、多功能、室内文体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郭庄村、阴底村兴建了村民文化广场,硬件设施安装完毕。董家庄村整修村委办公楼,修建了戏台。
兴修水利新生活
“我们村万方水库重修建成,使良田滩涂旱涝保收,滋润了百姓的心田。”在该镇北村重新修建的万方水库,看着干涸已久的水库存满了水,74岁的老党员杨来喜高兴地说。
北村万方水库曾是方圆村庄里的一道亮丽风景,1999年,水库发生严重裂缝渗漏,停止使用,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去年4月,该镇克服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投资127万元,实施了修复万方水库、节水灌溉工程。目前,该水库已竣工蓄水,保浇面积400亩,确保了农作物旱涝保收、增产增收。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年来,该镇先后投资280余万元,兴修和完善配套一批水利设施,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目前,郭庄村钻了水源井,水网覆盖率达100%,南东村完成了饮水安全工程和南渠整修工程,阴底村水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辛置村的饮水工程完成了扫尾工作。
生态环境新追求
在辛庄村,村民王德平带记者到房前屋后转了转,他说:“过去院子里到处堆满了秸秆和柴火,自从用了电磁炉做饭、饮水机烧水、太阳能洗澡,你瞧,现在房前屋后干净多了。”在村里走一走,只见村里村外干净整洁,家家户户树绿花红,呈现出一派新农村美景。
记者了解到,去年,该镇新栽植树木2万余株,完成了108国道、霍侯一级路、汾河水系的绿化,并组织实施了20个村的村庄绿化工程,并健全了管护队伍,落实了管护责任,强化管护措施,确保了新栽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与此同时,该镇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各村强化措施,完善举措,成立专门机构,将整治责任分解到人,下力气整治村容村貌,着力实施清垃圾、清杂草、清路障、清草堆、清淤泥“五清”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脏、乱、差问题,使农村环境变得亮丽起来。
据了解,今后,该镇将高标准完善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的建设任务,坚持连片发展,打破区域界限,整合有效资源,发挥集群效应,全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和精品。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