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梁福胜:抗战经历是我永不褪色的记忆

2015-08-28 10:54: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我也是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当年的抗战经历,是93岁的梁福胜老人心里永远抹之不去的记忆。

    抗日思想逐步萌生

    1923年4月出生的梁福胜是临汾市翼城县王庄乡鄢里村人,十五岁开始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那时我还年轻,并不知道什么党派,但是只要是说抗日的事情就一定会干。”梁福胜说,记得在十五岁那年,与堂叔梁金榜进城的时候,无意得到一份名为《突击》油印的小册子,看过后才知道,这是一份共产党的抗日宣传资料,也是他第一次知道翼城有了共产党。

    梁福胜的抗日思想,是受到堂祖父梁天帧的影响,在其教育和带领下,梁福胜和堂叔梁金榜积极向抗日组织靠拢,从事一些与抗日有关的活动,特别是亲身经历和目睹了日寇的野蛮和残忍,对日寇和汉奸更加仇视。“我经常领着比我小一岁的梁金榜,干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是翼城城北有名的抗日积极分子。”梁福胜说,直到在他十八九岁时,堂祖父梁天帧才告诉他们说自己秘密为共产党做事,他是鄢里村第一批秘密加入共产党的两个党员之一。

    利用干活打探情报

    1941年12月,驻临汾的日军清水中将师团在浮山城与阎军的61军军长梁培璜谈判,签订了四条日阎合流条款协议,大意是要共同对付共产党,1942年年初,便开始向青城抗日政府进行扫荡,当时,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当时和堂叔梁金榜被顽固兵抓去做劳力,我们就利用干活的机会,搞到5支步枪,并给当时的青城县抗日政府通风报信,通过梁天帧将五支步枪交给了党组织,还得到了上级奖励。”梁福胜说。

    梁福胜白天干活晚上就回到村里,梁天帧总是向他们询问消息。有一次梁福胜在东张村发现有日军活动,并听说是要抓什么人,晚上回来就将这件事告诉了梁天帧,但由于梁天帧当时有病在身,就让他连夜去弃里村找一个姓张的人。他给我说了大概地址,是在一个亲戚家的旁边,但他嘱咐我千万不能到亲戚家里去,要速去速回,见面就说一句话‘梁三病了,让我给你带一句话,在东张村有日军,估计不多’就行了,对方要是再多问让我回答不知道。”由于是晚上,梁福胜提出与梁金榜一块去,但梁天帧没有同意,告诉他两个人目标大,一个人更利索。

    “我当时确实有点害怕,怕遇到敌人,也怕碰到狼,遇到敌人我早想好了说辞,可是遇到狼,不由得浑身打冷战。梁天帧就鼓舞我说,狼也怕人的。”梁福胜回忆说,现在只记得那时见到姓张的人以后,说完就往回返,走的时候对方给他装了两块烤红薯,大冬天十几公里的小道,还要翻三条深沟,他几乎是一路狂奔着回来的,回到家里红薯还是热的。这件事情过去了好久以后,梁天帧才告诉他东张村是阎军的驻守地,发现日军很不正常,阎锡山虽然联日反共,但还不敢公开。所以有些很不起眼的小事,很可能是重要的情报,如果今后再发现想不懂的事情就要及时秘密汇报。

    做好后勤得到表彰

    1944年9月青城驻守八路军部队以20团、17团为右纵队,还有两个团为左纵队,对驻守弃里、南沟塄、南畔桥的日伪部队和爱乡团展开进攻,这一仗打死打伤敌人300余人,随后攻打了浮山槐捻等地,歼灭阎37师师部及其第二团大部,攻克村落十几处,毙伤日军13人,阎军两千多人,缴获不少迫击炮、机枪、步枪、粮食等军用物资。在八十多次战斗中,我和梁金榜参加了十余次的救护和物资运输搬运工作,我曾经抬担架一口气跑过二十余里。”梁福胜告诉记者,在随后的中条山战役时期,他在梁天帧的领导下,为八路军多次筹集粮食、棉花、粗布等,然后悄悄地转移到作战部队手中。

    1945年日本投降后,驻浮山、翼城、青城的日军撤离,梁福胜的民兵身份得以公开。在随后的上党战役中,梁福胜和当时的青城、翼城、阳城等十个县的广大民兵和群众一道支援前线,随军作战,担负了各种战勤任务,并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认可。

    1946年梁福胜的堂叔梁金榜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梁福胜参加了南下支前民兵,(“南下支前”是离开家乡往南走跨过黄河的意思)跟随大部队担任抬担架、推独轮车、送粮草、送弹药、掩埋烈士遗体等任务,参加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抢救了无数伤员。

    光荣参军不幸负伤

    “我当时虽然是民兵,但我认为自己就是解放军,后来,支前民兵大多回乡,我在1947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梁福胜自豪地说,由于他早期参加过抗日工作,又有南下支前民兵的经历,而且有文化,参军后就在彭德怀的三军九师二十五团三营二排就任排长职务。梁福胜老人在1948年3月一次战役中负伤,残疾退役,同年他的堂叔梁金榜也在一次战役中光荣牺牲,成为了鄢里村的唯一烈士。

    记者 田志华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