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开凿水井抵御大旱
帝尧时期曾经出现过一场罕见的大旱。《淮南子·本经篇》中记载: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论衡·感应篇》也有近似的说法:尧之时,十日并出,万物焦枯,尧上射十日。”“尧上射十日”是他那个时期有射日的举止,具体射日的是后羿。
“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鸟皆死,堕其羽翼。”这便衍生出神话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依靠神话解除不了旱情。传说,大旱时众人躲在山洞一筹莫展,帝尧也同大家一样发愁。凡人发愁是没办法,圣人发愁是想办法。有一天,帝尧看见了跑来跑去的蚂蚁,从中受到启示,认为地下有水。带领众人开挖,还真掘出了水。
《世本》记载“化益作井”。宋衷解释“化益,伯益也,尧臣”。民间将这个简单的说法补充完善了,说是帝尧将地下有水的想法告诉随从,大家都动手挖水。伯益最聪明,他带领众人打猎时挖了不少陷阱,就从陷阱开挖,加深一点就出了水。
以上见诸于神话和传说之中,这不足为凭,能够实证的还是考古发现。陶寺遗址就发现了多眼水井,高天麟在《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农业发展状况初探》一文中对此这么评价:我们认为陶寺遗址的水井有可能是华北地区目前所发现的水井中,是时代最早的水井。陶寺水井有其明显特点:1、水井都比较深,一般在14米左右;2、水井底部有护井的设施或结构,有栅栏状的,也有成排木桩状的;3、水井底部往往有专门用来汲水的陶容器——扁壶,绝大部分都已成碎片,其数量之多,可至惊人的地步,表明水井使用的时间较长;4、水井的密集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竟有三座时代大致相同的水井。说明水井之密集。由此也衬托出了当时居住的密集,也反映了定居农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