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晋文公称霸诸侯
公元前636年,重耳回到晋国继承国君的位置。但是,国君的位置上坐着晋怀公啊!这当然有一场争斗,要不为什么重耳归国必须借助秦穆公呢,就是要依靠秦国的势力,夺取晋怀公的位置。
别看晋怀公坐在国君位上很为体面风光,此时的晋国却是个烂摊子。烂就烂在他那个当了国君的父亲晋惠公忘恩负义,不再把护送他归国的秦国当回事。原来答应回国后,给人家黄河以西的城市,背信弃义不给啦!这还不说,竟然好意思在灾荒年厚着脸皮向秦穆公借粮。秦穆公还算大度,不计前嫌,慷慨借给。岂料,晋国度过灾荒,秦国却遭了灾荒。反过来秦国向晋国借粮,晋惠公却粒米不给。这就引发了秦晋大战,打来打去,晋国大败,折腾得国家不成样子。晋怀公要收拾这烂摊子还真不是短期能够见效的。偏偏秦穆公不给他时间,就率兵护送重耳归国。
一国当然不能有二主,秦国的兵士簇拥着重耳气势汹汹地来了,晋怀公一看大事不妙。和人家打,显然不是对手,打不过就会丢了性命,干脆带着勃鞮跑到高梁城躲难。哪能躲过呢,重耳派去追杀的人多,几经搏斗勃鞮险些丧生,撂下晋怀公逃走。晋怀公只能束手就擒,亡命于利刃之下。
此时,晋国并不太平,形势还很严峻。晋惠公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排除异己,乱加诛杀,弄得人心惶惶。晋文公在国外流亡期间,随从人员忠心耿耿,誓死追随,基本形成了他的领导核心。如果他杀了晋怀公后,再清理惩肃晋怀公的近臣,会导致国中人人自危,永无宁日。晋文公没有这样做,他决定宽怀对待过去的大臣。其中有一个前面提到过的人物,这就是勃鞮。他可是晋文公仇敌呀,两次遭他追杀,弄得他如丧家之犬。如今他成了国君,掌握了生杀大权,自然不应放过这个仇敌。然而,晋文公放过了,而且由于他的宽怀,救了自己的性命,勃鞮向他告发了大夫欲芮企图焚烧宫殿加害于他的密谋,晋文公赶紧出逃才躲过一难。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