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四十八)

2017-07-09 20:56: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者乔忠延

    晋文公称霸诸侯

    晋文公还是不愿意和楚国弄翻。他让宋国贿赂齐国和秦国,请他们劝楚国撤兵。如果楚国不听,这两个国家会举戈反楚,那么,晋国和楚国反目也就成为义举。楚成王真有些为难,本来,他也不乐意与晋国交战,就命令撤除围宋的军队。如果真这么撤军,晋国也不足以展示他强大的实力。偏偏楚国大将子玉自恃兵力强大,誓与晋军决一雌雄,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就这么打响了。

    两军对峙,晋文公履行诺言。当初他在楚国曾对楚成王说,如两军在中原相遇,当避君三舍。如今真的相遇了,晋文公下令军队后撤三十里,再后辙三十里,一连撤了九十里,正好为三舍。晋军本是礼貌的后撤,楚军却以为是害怕他们,更为骄横,大举进攻。自古骄兵多败,这一回楚军也没能幸免于战败。

    晋军后撤既是出于信诺,又是避其锋芒。在撤退中,晋军做好了破敌的准备。接着,大举进军,分路攻击楚兵,将之一路一路歼灭。楚国大败,连将军子玉也狼狈逃窜了。晋文公本来可以乘胜追击,将之俘杀,但是他仍施仁义,命令停止追杀。只是,晋文公饶恕了子玉,楚成王却不饶恕他,他自杀了。

    称雄列国的楚国败于晋国,自然晋国要称雄列国了。《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晋军胜利归来,在践土向周襄王举行献俘礼,将所俘楚国的“驷介百乘”和步兵千人献上。周襄王大晏晋文公,并赏赐各种高级轿车、弓矢、美酒一卣,以及虎贲等。而且,授命晋国“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要求晋文公恭敬地服从王命,安定治理四方诸侯,纠察整治危害周王的恶人。这等于授予晋国,用王命讨伐不轨诸侯的大权,诸侯当然听命于强大的晋国的。

    公元前632年,城濮大战胜利后的当年冬天,晋文公召开盟主大会,齐、宋、鲁、蔡、郑、陈、营、邾、秦等国的国君都如约前来,会议专门讨论制裁不顺服的卫国和许国,还把周襄王也请来同各国诸侯会面。从此,晋文公成为名正言顺的霸主。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