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襄汾县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围绕投资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出七项举措,在项目提质增效上下工夫、出实招、求实效,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持续加力,保持投资强度。全力扩大产业投资规模,积极引导和撬动社会投资,不断挖掘引进新项目、新投资。努力在提高项目储备质量上下工夫;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深入研究分析下一阶段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瞄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煤炭产业“六型转变”和培育发展七大新兴产业,找准宏观政策与襄汾发展的契合点,确保项目持续建设、有序推进,用项目建设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定经济增长。
多措并举,狠抓招商引资。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加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机遇,实施精准招商,重点围绕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七大新兴产业,盯紧新能源汽车、循环经济、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积极引进一批块头大、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能够带动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引深“回归工程”,充分利用襄汾籍在外人士人脉资源,激励引导在外人士提供投资信息,回襄投资创业。进一步加强与各地招商会、协会的日常联络,建立与襄汾籍在外人士的互通互联。创新招商方式,采取专业化、小分队、高频率、多批次等形式,精确锁定招商目标,主动对接相关企业,提升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灵活运用股权转让、技术合作等方式,着力引进焦铁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扭住关键,狠抓项目建设。按照今年确定的72项重点工程项目计划,抢时间、赶进度,制定推进措施,分门别类、分清层次,对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开展一次梳理督促。在建项目,全部挂图作业,倒排工期,确保“周周有进展、月月有变化”;工程进展缓慢项目,找准症结,分类指导,逐个协调,制定出详细周密的推进计划,力争形成更多的实物工程量;未开工项目,逐个调度,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创造开工条件,尽快开工;已签约项目,进一步做实、做细项目对接工作,密切跟踪,全程跟进,继续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抓好资金到位和落地开工;在谈项目,展现诚意,尽快促成签约落地。
创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方式,在充分发挥银行、信托、担保等金融工具作用的同时,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在供水供热、污水垃圾、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水利设施、体育健身以及更多领域向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敞开大门,有效改变政府唱独角戏的局面,做到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相辅相成。破解用地难题上,挖掘存量盘活建设用地,为全县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提供更多用地。摸清现有建设用地存量,并将存量建设用地的面积、权属、用途及容积率、建筑系数、投资强度等利用情况备案存档;清查闲置企业用地,统筹规划、合理调配,落实省政府关于企业减负“60条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工业项目,落实有关土地用费减、免、缓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利用已有存量土地和原厂房兴办商务和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物品储运、鲜活农产品的服务业,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目用地需求。破解环境容量难题上,引导现有企业对环保设施升级改造,提升治理效率,削减污染物排放,为企业自身发展解决环境容量。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产能和工艺落后、污染物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关闭,为新建项目的落地腾出环境容量。加强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严格按照治污效率最大化、排污总量最小化的原则进行审批,让有限的环境容量科学有效的利用。
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县级包联领导,各乡镇、各部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盯着问题抓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对包联项目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动态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化解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强力推进,切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心中有责任,个个肩上有担子”的工作格局,真正把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
创优服务,优化项目环境。认真落实省政府《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的若干措施》,从涉企行政权力、涉企收费、政策支持、创优环境四个方面减轻企业和项目负担;优先为重大项目审批立项,优先为重大项目安排用地,优先为重大项目提供电力、供水、劳动力等要素。对进入省市县重点项目盘子的项目,立项、环评、用地、资金等优先保障,限时办结,深化跟踪服务,全力推进落实。
完善机制,全力抓好落实。坚持“六位一体”统筹推进机制,全力推进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六大环节,形成上下衔接、环环相扣、接续顺畅、措施到位、推进有力的新机制。建立重点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台账管理,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推进节点和存在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项目能力。坚持真督实查、定期排队、月月通报制度,将“项目提质增效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纳入全县各单位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严格项目考核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到位、作风不扎实、任务未完成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张建华 陈晓璐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