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在山西三维欧美科化学有限公司查看产品每个生产环节的检验报告。 李晋峰 摄
5月11日上午,市质监局局长乔宝贵一行来到了位于洪洞县甘亭镇的汾河生化有限公司,这是他们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调研的第一站。
汾河生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柠檬酸及其盐类产品为主的企业。柠檬酸及其盐类产品属环保无公害产品,作为一种添加剂,它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医药、化工、纺织、建材、铸造以及日用化学工业。产品大部分远销欧洲及拉美国家。2008年11月以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该公司虽停产至今,但质监部门仍然没有放松把关督查。
“我们要查看一下你们的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及有关生产工艺文本及企业停产前一个月的进货台账、原料验收、生产过程记录及出厂检验报告……”乔宝贵在了解了企业情况之后,又仔细查看了企业生产期间的一些相关资料。
“企业一定要建立完整的质量可追溯体系,从原料进厂开始,就要严格把关,生产过程要全程监控,出厂验收标签、批号要规范。”在了解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对厂区进行实地查看后,他叮嘱企业负责人,恢复生产前,一定要提前向质监部门申请,完善手续和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山西三维欧美科化学有限公司是由三维集团与美国欧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合资兴办的食品添加剂双乙酸钠生产企业。目前,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往国外市场。
乔宝贵认真翻阅了企业进货台账、生产过程记录和检验报告及产品出厂检验包装等,并实地查看了生产车间、化验室和成品库。在座谈会上,他对企业在质量监控各方面的举措给予了肯定,但就检查中存在的一些细节性问题,乔宝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意见:“第一,原料进厂要严格把关,每一批进厂原料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第二,每天每批次的配料过程都要有详细记录,以备查询需要;第三,出厂检验批次号必须明确;第四,出库数量、销售地要有明确记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可追溯的体系,不管是哪一件产品出了问题,都可以从生产批号上追溯到每个生产环节、每个生产班次、每批入厂的原料等。
市质监局食品科科长武密荣向记者介绍,全市目前共有5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由于市场原因,除了山西三维欧美科化学有限公司外,其余4家均已停止生产。
随后,乔宝贵一行又深入到蒲县康益香紫苏专业合作社、蒲子馨香紫苏专业合作社、尧都区新源华康股份有限公司查看了企业情况。在尧都区新源华康股份有限公司,当得知企业即将转产生产其它产品时,他要求企业负责人尽快完善手续,及时注销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证。
食品添加剂究竟是什么?当如今人们发出“我们还能吃什么?”困惑的时候,作为消费者也许应该对食品添加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调研即将结束之时,针对当前被人们吵得沸沸扬扬的“食品添加剂事件”,乔宝贵希望通过媒体让广大消费者对其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他说,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进步,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食品加工业,就没有丰富的食品种类。添加剂的作用是使食品品质优良、保存期长、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满足了各种人对食品的不同需求。目前,许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走入了一个误区。他们认为,食品添加剂就是有毒有害的东西。其实不然,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食品安全事件是由食品添加剂造成的,像“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不法商人将一些工业原料作为添加剂运用到食品中,这些东西本身就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
“作为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我们要为百姓的食品安全负责。目前,全市已经启动了小麦粉生产加工企业集中整治行动,严把生产关,严查添加剂。”乔宝贵告诉记者,下一步,质监部门还将继续对其它食品生产企业的添加剂行为进行检查,以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本报记者 李晓琳)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