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亲活动

洪洞万安人:传承千古 敲锣打鼓接娘娘

2015-06-17 16:48: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6月14日(农历四月廿八)上午,万安人以传统的方式祭拜后,敲锣打鼓启程前往汾河东岸的羊獬村“接娘娘”。这是“走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千古。

接亲队伍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亲活动拉开帷幕,洪洞羊獬、历山、万安等数十个村庄的众多群众参加。农历四月廿七至廿九,当地群众重复着数千年的线路和村落,将尧王许配给舜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接回历山、万安。

    舜,有虞氏,姓姚,名重华,为“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建都于山西晋南。

    关于尧、舜的诸多典故和历史传说,在今天的山西南部、汾河流域地区都可以找到文献记载和文化遗存,有众多活生生的民俗文化活动予以佐证。

    万安镇古称国家堡,又名姚丘,素有舜帝故里之说。

    元代时,此地商贾云集、人口众多,百姓安居乐业,因而改名万安。其旧城原有五座城门,所以又被誉为“龙凤城”。

    万安当地民间的说法,娥皇、女英姐妹商议,姐姐娥皇住历山神立村,照顾舜王生活起居,妹妹女英则住在万安镇,照顾公婆两位老人。所以羊獬人在历山接上娥皇娘娘,还要到万安接上女英娘娘,并在万安住一宿,然后回羊獬。

    历山、羊獬群众虽然对此说法有不同见解,但羊獬老人李炳梅说:历山、羊獬、万安是千刀割不断的万家亲。”

    万安、历山都是娥皇、女英的婆家,同羊獬村三地共为“亲戚”,构筑了以尧舜信仰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民间信仰圈。每到春夏之际,这三个村落联合沿途的十几个村子共同“接姑姑、迎娘娘”。

    这个土生土长的民间信仰,可谓是原生态的文化载体,数千年来延续不断,其民俗内涵和价值在山西乃至全国都极为独特,堪称奇迹。

    6月15日晚8时许,已是万家灯火时,万安古镇热闹非凡,数万群众聚焦在街道两旁,等待娘娘的归来。

    看到“架楼”到来,众多妇女簇拥上去,喜庆的鞭炮此起彼伏。“五路缘”风搅雪”吃凉粉”乱撕麻”破华山”等古老曲谱一曲接一曲,不长的街道,欢迎的时间却要两个多小时。

    将娘娘请到宫殿已经是夜晚10时,此后人们才离去。王隰斌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