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走进龙凤古镇洪洞万安,远远地就听到了铿锵的锣鼓声。12日,古镇东门老槐树下聚集着十里八乡的百姓,舜都万安万安舜都”横幅格外醒目。百人锣鼓队演奏着近年挖掘整理的古锣鼓乐谱《五路缘》,乡亲们不时拍手叫好。原来是供奉舜帝的万安东门安乐古庙会拉开了帷幕。
古稀老人陈保子与他的师哥王仁杰忙前忙后。古庙会是万安麦收前物资交易的重要节点,延续到现在越来越热闹。”王仁杰介绍,今年庙会还摆设“迷宫”,让乡亲们看看久违的“舜帝观灯”,也就是老早以前的“八卦九宫阵”。不过,这个“迷宫”要摆到比较宽敞的地方。
陈保子介绍,万安古庙会起会的日子是农历四月十七,到四月二十达到高潮。这一天是舜帝的生日,也有说是舜帝的父亲圣王的生日,究竟是谁的生日,没有人能说清楚,几百年来庙会就是按这个时间进行的。近年来,经过史学家对无影塔的验证、妫汭沟的论证及2014年对万安钻探考古报告,他们都认为万安是史前虞舜的都城。
因此今年的舜帝观灯的“迷宫”要认真准备,让乡亲们看看古老的八卦文化和鼓乐文化。
15日,记者起了个大早,与朋友来到万安。舜都锣鼓队、妫汭锣鼓队、昭阳锣鼓队已经汇聚老槐树下,3支队伍共同敲着古典鼓谱,十里八乡的百姓站在一旁欣赏着,锣鼓乐手一个比一个卖力,尽情释放着激情。“海底捞月”饿虎扑石”等优美的传统表演技艺,让百姓一饱眼福。
19时许,古稀老人陈宝子又引领锣鼓队和腰鼓队走向“迷宫”。在“迷宫”门口,几位老人议论,这就是父辈说的“八卦九宫阵”。小时候曾记得父辈领着他们在安乐院内转河卵石铺就的“迷宫”,他们讲“迷宫”有“生门”、有“死门”,在这迷一样的的宫中转要有耐心,走到“死门”要动脑筋,千万不能心急。入阵的总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年份、季节不同,总门开的方向也不同。比如今年开的总门是面向西北方。
最为可惜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安乐庙被拆除,生产队将原庙旧址当宅基地让村民盖上了住宅,院子中间用河卵石铺就的“八卦九宫阵”也被深埋。随着传统文化的兴起,万安东门以置换的方式取得村民住宅,恢复了传统庙会,但传统的“迷宫”活动苦于没有图纸而没有恢复。前几年,村东门安乐庙管事刘保山在整理书籍时,发现父辈画的“八卦九宫阵”图,并说明就是安乐庙院用河卵石铺的“迷宫”。刘保山独自研究多年也没有解开“迷宫”之谜,弥留之际,他将“八卦九宫阵”图交给陈宝子,并希望陈宝子“解谜”,并将这一传统文化传承给后人。2014年,恢复中断40余年的“迷宫”活动,2015年的“迷宫”受到村民的褒奖,2016年因其他原因中断,十里八乡的百姓为之叹息,今年在庙会的筹划中,迷宫”被列入必选项目。
当天,对“迷宫”颇有研究的陈保子带着锣鼓队和腰鼓队走入“迷宫”,在他的指挥下,众人顺利地走出了“迷宫”。一些村民和孩童也纷纷走入“迷宫”,在没有熟人的指引下,有耐心人费尽周折才走出“迷宫”,而一些性子急的人和孩童,走不出来只好“钻”出来。万安“迷宫”令人着谜。
记者王隰斌
责任编辑:付基恒